跳转到主要内容
Archived

十年的讨论

庆祝中欧知识产权对话机制十周年

过去10年是中国知识产权法律框架取得重大进展的10年。随着市场开放,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仍需不断改进,以满足中国企业和在华外国企业的需求并营造公平并富有竞争的市场环境。事实证明,中欧知识产权对话机制为中国知识产权制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为中国与世界知识产权制度接轨创造了有利条件。下文回顾了中欧知识产权合作的发展历程,列举了一些成果,并对未来的合作进行了展望。

2003年10月30日,欧盟贸易委员Pascal Lamy和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同意建立“中欧知识产权对话机制”,以期在中欧多年知识产权合作的基础上创立一个平台,讨论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方面的所有相关问题。

2004年10月,第六次中欧领导人会晤期间,年度知识产权对话正式启动。在此次会议上,欧洲委员会提议成立一个知识产权工作组。一年后,该工作组召开第一次会议,讨论“欧洲产业界和知识产权权利人在中国遇到的具体问题”。 中国欧盟商会及其医药工作组参加了此次会议,并重点讨论了医药行业的知识产权问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发现,工作组讨论的问题不仅对于欧洲产业界非常重要,对于寻求扩展和保护知识产权储备的中国公司来说,也同样具有密切的关系。中欧知识产权工作组会议初期只在北京举行,从2013年起,开始在北京、上海和广州举行,这也显示出知识产权问题的重要性不断上升,扩展到首都以外的地区。一年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在这三个城市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标志着中国知识产权制度又向前迈出了里程碑的一步。

支持中国知识产权制度

多年来,中欧知识产权对话机制因对中国-欧盟世贸项目(EUCTP)、中欧知识产权保护项目(项目一期即IPR1,推动了中国立法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标准接轨;项目二期即IPR2,涵盖多个交叉领域(法律框架、能力建设、培训、信息获取)和专门领域(如针对权利人的民事和行政程序、执法和支持))等项目的支持而备受赞誉。最新的项目是在2014年1月启动IP Key项目,该项目由欧盟内部市场协调局 (OHIM)共同资助实施,在先前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动中欧知识产权合作。
此外,欧盟任命了两名来自OHIM的专家(一名的任期为2008-2011年,另一名的任期为2013-2016年)作为欧盟驻华代表团知识产权专员。一名来自欧洲专利局的专家也在2008-2011年间被任命为知识产权专员。知识产权专员仍将在未来发挥重要作用。

坚实的行动

这些项目还做出了一些更重要的贡献,包括开展立法交流、同行交流和对比分析,提高彼此间的认知,形成共识。这些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立法调整,对增进中欧经济关系有很大帮助。

中国法律的起草过程就极好地展示了这些活动所取得的积极成果。起草过程允许欧洲企业广泛地提出意见和建议,确保了中国法律能够更加符合国际标准,帮助中国决策者理解知识产权所有人面临的问题;这在中国起草《著作权法》的过程中体现地尤其明显。此外,这些活动还为专利、商标和互联网相关权益方面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制定提供支持。
正在进行的合作涉及《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专利法》第三次修订,《职务发明条例》以及反不正当竞争、商业秘密保护等其它领域。双方也一直在网络管理(涵盖隐私、安全和版权)方面的最佳实践不断交流,过去十年中技术的快速进步加强了对这方面问题交流的必要性。
另一个重要进展是农业与农村发展总司 (DG AGRI) 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AQSIQ) 开展的10加10项目。在该项目下,10个欧盟地理标志和10个中国地理标志在欧洲注册,受到保护。这一项目通过防止假冒产品泛滥市场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同时,它还为未来中欧间的食品出口创造了条件,是提高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

积极发展

2014年年底,中国宣布在北京、上海和广州设立三个专门的知识产权法院。欧盟对此表示欢迎。这些法院将为知识产权权利人提供便利,促进中国司法制度的现代化,而产业界和政府机构也将密切关注和支持这一发展。

2014年3月,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加入了全球分类工具TMclass。TMclass的用户能在中文和27种外语之间检索并翻译分类术语。2015年9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入欧盟Designview知识产权数据库,该数据库已有34个知识产权局成员,存储有超过860万工业设计。国家工商总局和OHIM正在合作将中国的商标数据库与国际TMview知识产权数据库整合,以帮助用户开展申请前检索和注册后监控,并为世界各地的行政和执法机构以及公众和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支持。

未来的合作

尽管技术援助的效果立杆见影,与中国就知识产权相关问题建立富有意义的合作伙伴关系对推动中国知识产权制度与国际接轨更为关键。中欧相关机构间建立的工作网络提高了透明度,且两种制度间在某些方面达到了一致。这同时也营造了一个可预期性更强、更透明、更协调且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协定的环境。
这正是中欧新型战略合作的愿景。仅2015年一年,IP Key就已经同许多中国知识产权合作伙伴合作组织了大量活动,涵盖了知识产权的所有领域。这些活动包括关于多个法律法规的法律框架改革交流,中欧执法机构间可持续性网络的发展和最佳实践交流,中欧各自知识产权制度的宣讲会,一般性和专业性的知识产权知识数据库的发展,以及联合知识产权工具的实施。

这些均在2015年6月欧盟贸易委员Cecilia Malmströmand和商务部部长高虎城签署的备忘录中有所提及。该备忘录宣布将中欧知识产权对话升级至副部长级,突显了此合作的重要价值和双方对此合作的重视。

该备忘录的其它重要内容包括:保护知识产权的联合措施(包括商业秘密和打击数字世界中的假冒和盗版),以及司法机构和高校间为促进知识产权领域的经验和实践交流与联合学术研究而开展的合作。

这些努力将继续促进中国、欧盟以及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知识产权保护实践,并最终使世界各地的知识产权权利人受益。

IP Key项目是欧洲委员会支持中欧新知识产权合作协议的资助工具。该项目为期三年,将于2016年结束,其建立基础是中欧间长期而富有成果的知识产权合作历史。IP Key 致力于促进中国的知识产权框架在国际最佳实践的基础上更为有效、公平、透明。该项目为中欧各机构的合作提供平台,旨在为在中国经营的中欧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知识产权环境。

Share this post